学术报告:反应化学与刻蚀技术的融合――单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08-10-27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Biomed-X Research Center, AAIS, PKU
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
第182讲
报告题目;反应化学与刻蚀技术的融合——单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方法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报告人: 郭雪峰 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
地点: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201室
时间:2008年10月29日(周三)下午 2:30
报告内容提要
化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新的物质,物理的魅力在于研究物质的本质特征,两者的结合便能揭示自然奥秘,并改变自然。分子电子学已经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很可能是下一代工业革命的原动力。在目前器件尺寸微小化的潮流中,在半导体器件内在量子效应限制的推动下,利用单分子来构建功能光电子器件是纳米科技的最终目的之一。单壁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电机械性质,近年来作为良好的分子点电极被用于发展制备单分子器件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如光可逆单分子开关、单分子生物识别和单分子DNA监测等。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前瞻性但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强交叉前沿领域。
报告人简介
郭雪峰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200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001~2004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纳米中心、化学系和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成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2005年获中科院50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已在
Science、
Nature Nanotech.
、
Nano Let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兴趣聚焦于探索新功能分子材料或低维纳米材料的光电子性质,如电子传输性质、光电转换性质以及刺激响应的能力等。这些材料包括功能有机单分子或聚集体,碳纳米管,有机无机纳米线,单分子层石墨,生物大分子以及纳米粒子等。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功能纳米器件和分子器件的设计、微纳加工和器件研究,条件刺激响应的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研究,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及其在光电子学和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研究,有机无机纳米结构的生长及相应的纳米光电子学。
欢迎您参加跨学科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