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项科技成果发表
阅读次数: 发布日期:2022-08-10
202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通过平台搭建、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等多方面,为全院开展创新工作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创造了科技发展新生态。
各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本期主要包括4篇优秀论文成果:
1、泌尿外科马潞林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北京基因所慈维敏研究员团队在Genome Biology期刊发表的关于“肾癌癌栓的细胞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
2、超声诊断科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团队在Biomaterials期刊发表的关于“特异性荧光探针,‘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的研究成果;
3、运动医学科余家阔教授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发表的关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临床痛点”的研究成果;
4、运动医学科徐雁教授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期刊发表的关于“用于髋臼盂唇重建的BMP-2修饰纳米静电纺丝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研究成果。
马潞林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北京基因所慈维敏研究员团队阐释肾癌癌栓的细胞生态系统
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马潞林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慈维敏研究员团队合作,在Biotechnology & Applied Microbiology(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排名第四的Genome Biology期刊发表题为“Decoding the multicellular ecosystem of vena caval tumor thrombus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的研究成果,对肾癌癌栓的多细胞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阐释。
肾癌伴癌栓生长是肾癌恶性特征之一。约10%-30%晚期肾癌患者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未经治疗的肾癌癌栓患者自然病程短,预后差。根治性肾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可有效改善预后,但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多。目前术前新辅助治疗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但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肾癌和配对癌栓对同种治疗方案差异较大。而基于bulk组学测序分析找到差异有限。因此亟需提高对肾癌和癌栓的深入认识,这是提高肾癌癌栓患者治疗的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由马潞林教授领衔,通过两个团队的合作,收集了肾透明细胞癌癌旁、原发肿瘤和癌栓组织来源的共120,000多个细胞。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组织驻留型CD8+T细胞在癌栓中显著富集。通过整合CheckMate 025 PD-1免疫治疗队列,证实组织驻留型T细胞丰度和PD-1免疫治疗敏感性相关。这些结果提示免疫治疗对癌栓可能更加有效。但原发肿瘤和癌栓组织中的耗竭型CD8+T细胞均显著增加,二者无明显差异。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癌栓组织中肿瘤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胞外基质重塑相关通路均显著增强。同时,细胞和细胞间互作分析进一步明确肿瘤-间质相互作用与透明肾细胞癌患者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因此,靶向细胞胞外基质可能为癌栓治疗提供全新的角度。
该研究通过全景式地刻画肾透明细胞癌原发肿瘤和癌栓的肿瘤微环境差异,为进展期肾癌治疗和缩减癌栓提供潜在治疗通路及靶点,此外还发现组织驻留型CD8+T细胞可作为潜在肾癌免疫治疗标记物,为肾癌和癌栓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毕海、病理科副教授陆敏,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史悦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生张琪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马潞林教授、刘承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慈维敏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69307/
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团队研发特异性荧光探针,“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
2022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团队在Engineering, Biomedical(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排名第四的Bio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Specific diagnosis of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by targeting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荧光“开关”功能的甘露糖靶向造影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特异“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灶,有望成为临床诊断和术中导航切除转移性淋巴结的新方法。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细胞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整体存活率重要的预测因素。然而,现有研究针对淋巴结显像特异性较弱,很难将微小转移灶与正常淋巴结区分开来。本研究中通过两个关键技术解决了这一临床难题。技术一:当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局部微环境发生变化,肿瘤细胞募集巨噬细胞,并促其向M2亚型转化,形成TAM,目前研究显示甘露糖可以特异性靶向TAM表面的CD206受体,本研究将近红外染料IR780与4-氨基苯基α-D-吡喃甘露糖苷结合,自组装成甘露糖靶向荧光造影剂MR780 NPs,其可通过特定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与TAM 表面的CD206特异结合,获得较高的M2/M1选择性;技术二:在合成过程中利用二硫键和自组装方法将MR780 NPs的荧光信号预先封闭,当MR780 NPs富集到转移的淋巴结时会与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的谷胱甘肽发生作用,二硫键断开使纳米探针发生解体,使 MR780 NPs实现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荧光发射,进而“点亮”转移的淋巴结,而在正常或炎性淋巴结中谷胱甘肽含量极低,MR780 NPs在这种环境中不能释放荧光,该研究巧妙的利用此特性作为荧光的开关来区分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
MR780 NPs探针的构建和特异“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灶的示意图
超声诊断科硕士生赵朵、徐梦红,超声诊断科医师杨诗源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超声诊断科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人才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才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2000278?via%3Dihub
余家阔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了半月板损伤治疗的临床痛点。该团队完成多年布局,成为国内外可以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团队
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余家阔教授团队在Medicine, Research & Experimental(医学研究与实验)领域排名第十的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发表题为“Study on feasibility of the partial menisc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对比格犬半月板切除40%后进行同种异体半月板部分移植,并与半月板全切除后的半月板完整移植及正常半月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促再生基因上调、促炎信号通路下调(NF-κB通路、T和B细胞受体通路)和抑制巨噬细胞和T细胞作用的免疫微环境调节,半月板部分移植可以比完整移植更好重建半月板的组织结构、力学特征和对关节软骨的保护能力,为半月板部分切除患者提供了重建半月板结构和功能的新方案。
本研究瞄准临床痛点,针对临床半月板部分切除比例高、部分切除后的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重建还没有方法实现的难点,在本研究中获得突破,将使我院就诊患者的半月板损伤,在已有的能缝合修复的给予缝合、全切除半月板给予完整半月板移植基础上,对部分切除的半月板将给予部分移植,从而创新了对半月板损伤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余家阔教授与潍坊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范宝石、运动医学科博士叶景和博士后许冰冰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余家阔教授、江东教授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张正政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96274/
徐雁教授团队成功自主研制用于髋臼盂唇重建的BMP-2修饰纳米静电纺丝组织工程生物支架,为髋臼盂唇重建再生拓展新思路
2022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徐雁教授团队在Orthopedics(骨科学)领域排名第三的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发表题为“BMP-2 Modified Electrospun Scaffold for Acetabular Labral Reconstruction Promotes Collagen Fiber Regeneration in a Porcine Model”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研制的BMP-2修饰纳米静电纺丝支架可以在髋臼盂唇重建部位持续释放生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重建盂唇胶原纤维形成和成骨分化,恢复髋臼及重建盂唇的生物力学功能,为髋臼盂唇重建再生拓展新思路。
本研究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纳米静电纺丝组织工程生物支架,对PELA静电纺丝的表面结构、理化性能进行分析,并研究材料的BMP-2缓释动力学特点。分别用单纯肌腱、电纺丝包裹肌腱、电纺丝结合BMP-2包裹肌腱,重建小型猪髋臼盂唇。术后24周对重建髋臼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发现,用BMP-2静电纺丝支架重建的髋臼盂唇中有大量新生软骨细胞和部分新生骨组织,在扫描电镜下可见重建盂唇中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与正常髋臼盂唇胶原纤维排列结构基本一致,且重建盂唇组织中COL1,COL2和COL3的含量均上调,同时实验组重建盂唇的压缩及拉伸模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同时实现了髋臼盂唇生物力学性能及组织学结构的恢复。
电纺丝支架制备过程及动物实验研究示意图,扫描电镜下可见重建盂唇中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
运动医学科硕士研究生吴睿麒、博士研究生高冠英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徐雁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