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第169期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举行

“未来AI可能会成为常用工具,但现阶段仍有必要识别明显的AI写作问题。” 在第169期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中讨论使用AI进行论文写作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研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军鹏研究员如是说。

2025年4月9日下午,第169期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本次由医学部科研处与基础医学院联袂打造的沙龙以“AI时代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技术变革中坚守学术诚信,促进负责任科研。邀请袁军鹏研究员进行学术分享,来自北京大学各学院、附属医院、直属单位70余名师生线下参会,1300余名师生通过“北大医学科研”微信视频号线上参会。沙龙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副处长赵春辉主持。


2207c28c5a244a6e9bee82ff39142131.jpg

会议现场


dc91d875f12343de94806aa62b76fc40.jpg

赵春辉副处长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杨吉春教授为本次沙龙致辞。他强调,在AI时代下,提升论文质量、有效保存原始数据、及时勘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b5e3bc5503b42688dc8624e398c72e5.jpg

杨吉春教授致辞

袁军鹏以“选题、数据、发表:AI时代科研‘避雷’指南”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从科研为何要讲诚信谈起,结合当前国际、国家最新文件要求,以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介绍了在AI科研范式下,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数据采集与管理、成果发表等三个主要的科研环节需遵守的规范以及失信行为会受到的惩戒,尤其重点强调了原始数据管理的重要性、规范及案例。


bf0f89f587bf4fd7b64ca650c5e7ca8d.jpg

袁军鹏研究员作报告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参会师生和袁军鹏围绕伦理制度建设及运作机制、纸质版及电子版实验记录规范、AI生成文字查重、原始数据保存、科研诚信培训教育体系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交流。


0d3e6e187d494b65b54c18b59f0b617a.jpg

王宪教授总结

本次沙龙是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未来北大医学将持续紧扣青年科研人员学术发展需求,继续开展丰富多元的学术活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助力北大医学科研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北大医学青年科技沙龙一直以来秉承青年引领、跨学科交叉、前沿探索的宗旨,为更多青年学者与资深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后续将举办更多精彩活动,践行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战略,助力北大医学科研高质量发展,敬请期待!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研究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